Underline_

虾滑馅儿。

科幻小说中的现实主义——读《光荣与梦想》有感

*全文共900字+,涉及部分敏感话题,有化用/隐喻/讽刺等写作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侵删*

大刘的短篇科幻小说系列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的作品,如《天使时代》《乡村教师》《赡养人类》等。而我今天推荐的则是系列中“科技含量”最少、但借此反映了独特人文文化与现实主义的《光荣与梦想》。

哑女辛妮作为西亚共和国最后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与仅存的队友们代表祖国前往北京参加“和平视窗”计划中的特殊奥运会,“以竞赛代替战争”,为扭转祖国将被某西方大国肢解的局面争取渺茫胜算。

前文铺垫中西亚运动员与西方运动员的鲜明对比,使人从未如此清晰的感受到“差距”二字的存在。在所有人都拼尽全力却无力回天的状态下,只有光荣与梦想支撑着辛妮完赛。作者将辛妮的往事回忆穿插在比赛过程中,明线与暗线交织,清醒又虚幻的特殊写作手法使文章不再枯燥乏味。

伴随着体育馆内“辛妮,跑到头!”的万人呼喊声,她跨过终点,倒在五环旗与西亚国旗前。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便是“当运动员成为战士,奥运也会流血。”那一刻,辛妮不仅是用生命诠释了体育精神的运动员,更是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为祖国战死的烈士。虽然辛妮致死没能实现“超越偶像”的梦想,但她赢得了光荣——全体西亚人共同的光荣。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西亚共和国在漫长的战争岁月、制裁与封锁下没有束手就擒,最后在辛妮的精神的鼓舞下尽全力站了起来,朝着“终点”冲锋。竞赛代替不了战争,就像葡萄酒代替不了鲜血。虽然无法改变结局,“但西亚共和国只是像辛妮一样,想跑到头而已。”

全文将伏笔与细节运用到淋漓尽致,内容反转中夹杂着意难平。从浅层次来看,作者通过辛妮生不逢时,但依然在困境中努力拼搏的事迹与西亚人民的顽强抵抗告诉我们勇敢追逐梦想、坚持不放弃的可贵;从深层次解读,作者则通过西方大国“反战”之借口赞扬了被压迫国家的人民针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而做出的抵抗,讽刺了阴影笼罩下只有形式而无内核的“和平”。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光荣与梦想》在同系列中称得上是最特殊的那一部,看似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但小到为实现梦想而牺牲的马拉松运动员、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殊死抗衡,都用实际行动教会我们要留有心中那一份光荣与梦想,坚守初心,在逆境中不迷失自我,细细读来尽是社会百态。



(写在后面:感谢你看到这里!原作事实上非常小众,但字里行间都是细节。看得出来刘慈欣老师想告诉我们的太多太多,但是编者的文笔有限,很难做到将细节概括全面,有些内容也表达的隐晦了一些。如果觉得文笔不错,那么评论区见吧!)

tbc.


评论(2)

热度(10)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